材化学子风采:握一缕晨光,泻满园春华——访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勤工第二届第二任主任赵祎晨

来源 :      作者 : 管理员     时间 : 2012-04-11     

还记得来自大学的第一通电话吗?电话中的这个人给你带来了来自大学的第一声问候。这便是每个大一新生的副班。而化学11届的副班,赵祎晨,院勤工助学中心第二届第二任主任,从看着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义工联盟的成立,到带领院勤工荣获“最具影响力勤工组织”和“学生义工先进组织”等荣誉称号,一路的艰辛,成果斐然,带给院勤工一个辉煌的明天。作为党员,退任之后,赵祎晨继续奉献自己的热度,给予新生指引,使新生感受到来自于他的温暖。

专业选择,因为一份执着

赵祎晨,在烟雨朦胧的杭州长大,对于自己的家乡,他觉得一个字“美”足以形容。赵祎晨高中就读于杭州第十四中学,从高二开始就跟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他所在的班级来了个新化学老师,一个看起来甚是严肃的老头。他至今仍然记得当时那个老师描述自己火气大的情景:“他说自己发火了,只要把手放到操场上的铁杆上,就有电火花迸出。”虽是夸张的语言,但他脸上还带着一种回忆的满足。

化学老头见赵祎晨高一化学成绩不错,可在高二成绩却下滑,就与他进行一次深刻的交流。交流过后,赵祎晨在老师的鼓励下不懈努力,经过一段时间他的化学成绩稳步提高,在此期间还担任了班级化学课代表和学习委员,课后他经常为同学讲解题目,帮化学老师批改试卷。正是对化学浓厚的喜爱,促使他在高中时期便决心将来要从事化学相关的工作

高考成绩出来后,只比重点线高出4分的他,被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师范专业录取,但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化学专业,于是在大一的第二学期末,通过不懈努力,他成功地转了专业,进入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化学091班。“我感觉自己自然而然得融入了这个集体。”赵祎晨向笔者解释关于如何融入新班级的疑惑,“因为是转专业,算是前辈吧,有些关于生活学习工作的事同学都会来问我。”

学院工作,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初入大学,他从一个被父母保护许久的孩子开始寻找自己的天空。还在信工院的时候,他是班级里的生活委员,也是信工院勤工人力资源部的干事。转专业进入材化之后,他担任了院勤工主任的助理。赵祎晨参加组织策划的第一个活动《我爱记歌词》,使他了解到勤工助学中心不仅仅是一个只有常规任务——勤工岗位招聘、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学费减免、寒假火车票代购的地方,还是一个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课余大学生活的策划地。“当时的勤工主任曾经是文艺部部长,我从她的身上学到很多。她把文化元素加入进勤工的活动,这是我在信工院所没有体验到的。”

赵祎晨谦虚地觉得自己担任院勤工主任纯属运气。他还记得自己在学生代表大会上的自我介绍,因为他的名字,赵祎晨,中间的一个“祎”字,常被读作“伟”,他就借着名字上了一节语文课,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他。因为08级竞选的人比较少,他又是转专业生,就这样“侥幸”进入了主席团。

在他的领导下,勤工干部干事献计献策,一系列的活动在校园里紧锣密鼓得开展着。春季植树绿化校园、秋季打扫落叶、冬季护木刷树、朝鸣街道敬老院之行……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时刻为学校、为社会怀着一颗感恩回报的心。而这一系列活动中有不少开了先河,成了院勤工的传统并得以传承

在众多活动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书写温情”朝鸣街道敬老院之行。“寻找可以提供服务的敬老院时,我首先试着确定路线,便在公交车能直达的路线上搜寻,下沙敬老院的志愿者已经过饱和了,我就想着找个在学校通往市区路上的敬老院,终于在朝鸣街道找到了,现在去敬老院服务已经是一个定期活动了,志愿者让老人们感觉到温暖,而志愿者本身也收获了许多关于人生的意义,这让我感到很欣慰很自豪。”赵祎晨回忆起自己为勤工奔波的岁月,“那一个礼拜就要跟干部开三次会,虽有疲惫,但很满足。”

谈及院勤工工作的经历,赵祎晨回忆说:“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我也遇到过挫折。在前年院勤工‘冬日送温暖’的活动中,由于没有预计到音响问题而导致必须换教室,活动被迫中断。但是换地点后,活动还没重新开始,就发现教室小,座位也少。在这次活动后,我好好检讨自己,在之后的每次活动我会想得更多,更细致。”

之后,赵祎晨开始向笔者介绍,当时院勤工跟临床学院一起举办的摄影大赛,还有校勤工文化节闭幕式上的节目《唐伯虎点秋香》,都在学生中引领起化学风潮。在向笔者诉说这一切时,他那眉眼上全是自豪。他说,这一切使得整个学校弥漫着一股材化之绿,顺利打响了“材义联盟”的名号

学校新身份,社会初体验

在大二下学期的时候,他报名新一届大一学生的副班。临近开学的时候,一个个温暖的电话开始在傍晚拨响,细心的赵祎晨特地选在晚饭后的时间,在电话里提醒新生报到的时间、班级群号、班主任电话号码。42名学生,42通电话,乐此不疲的电话声,接通了新生对新校园、新班级的归属感。那时有一个新生联系不到,他很着急,就一直不停地打电话,终于在开学前三天的时候联系到了那位学生,他心中的一块大石也在此刻终于落地

在校园生活风风火火进行时,赵祎晨又将目光投向社会实践。回忆起暑期打工,第一年,他选择了一个两层楼的餐厅。一到饭点,店里的顾客便络绎不绝,他负责传菜,手上端着菜层层叠叠,在下楼转弯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把菜倒翻了,整个手烫伤了,最让他感动的是他的老板,非但没有责怪他,还很着急得找膏药给他涂,这让他很暖心。虽然一个月只拿到了700元工资,但是是他的第一次社会实践,意义非凡。第二年的时候,他跟着团队一起来到了杭州新加坡科技园浙江一建的建筑工地,他为工地的孩子补习,跟孩子们玩耍,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别具意义的暑假。在活动结束的时候,团队给孩子们还有他们的父母组织了一个晚会,“当时挺感动的,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而且他们自己还排了一个节目,一起参与到这个晚会中。除了关爱,我觉得社会应该给予他们更多。”赵祎晨为自己的暑期社会实践划上了个圆满的句号。

现在,赵祎晨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考研目标,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他还未曾想太多。 “其实任何事情只要肯问肯做就可以了。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老师并不一定是很聪明的人。聪明的人自有一套另类出奇的思路却难以让他人理解;而不是很聪明的人就会自己细细慢慢琢磨,那带给学生的就是方法。”现今的赵祎晨,谦虚、优秀。期待他在未来的路上一步一坚实,握一缕晨光,略尽满路盈盈春华,收获硕然秋实。(文/干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