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尹守春教授在荧光超分子聚合物领域取得新成果
近期,我院尹守春教授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IF = 13.587, 化学综合性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 “A Fluorescent Metallacage-cored Supramolecular Polymer Gel Formed by Orthogonal Metal-Coordination and Host-Guest Interactions” 的高水平学术论文(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8b03781)。该论文首次报道了一种具有强发光、多重刺激响应性、自修复性能和更加刚性的金属有机笼超分子凝胶。这是尹守春教授在荧光超分子聚合物领域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我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卢陈杰为论文第一作者。
超分子凝胶是由非共价健相互作用连接起来的一类重要软材料,已广泛应用于传感、催化分离、光捕获、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金属有机笼是金属配位驱动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结构,不仅因为金属有机笼具有完美的三维笼型空腔结构,而且因为金属有机笼可以作为化学反应的“分子烧瓶”,有利于提高客体分子的反应活性。论文作者首先合成了一种冠醚修饰的含聚集诱导发射(AIE)性质的金属有机笼,然后进一步通过冠醚-二级铵盐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制备了该荧光金属有机笼超分子凝胶。这种超分子凝胶具有优异性能:1)由于引入AIE性质的基团,在凝胶态和高浓度下都可发出强的荧光;2)对热和钾离子表现出可逆凝胶溶胶转变。3)同没有金属有机笼为核的模型化合物形成的超分子凝胶相比,显示出更加刚性,这是由于金属有机笼的刚性和高支链度导致的。4)具有更好的自修复性能。
这是尹守春教授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发表的第3篇高水平文章,另外两篇文章分别为Metallacycle-cored supramolecular assemblies with tunable fluorescence including white-light emiss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7, 114, 3044−3049),Multicomponent platinum(II) cages with tunable emission and amino acid sensing(J. Am. Chem. Soc. 2017, 139, 5067−5074)。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学校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