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程硕士;化学工程(085216)】

来源 : 材化学院     作者 : 材化学院     时间 : 2020-06-17     

杭州师范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程硕士;化学工程(085216)】

一、培养目标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化学工程硕士学位侧重于工程研究、开发及应用。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的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先进的测试技术,熟悉学科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及设计院所、企业和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设计和技术管理等工作。

二、研究方向

1. 精细化工与催化技术

本方向着重培养以精细化工和催化技术为核心,掌握精细化学产品设计、催化化学、反应工程、材料科学等方面具有宽广而坚实理论基础的、能够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熟练的实验操作技术,具有独立从事精细化学品生产、催化工艺研究、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2. 制药工程

本方向着重以化学、药学、工程学为主干学科,突出制药工程创新和工程设计特色,培养具有掌握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的高水平专业人才,使其能够从事医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程技术的改造与创新以及医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 高分子材料与加工

本方向着重于将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及生产加工实际相结合,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高分子材料设计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使用现代工具手段分析解决高分子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涉及的复杂工程问题和社会环境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实践应用、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等基本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

4. 氟硅化学品及材料

本方向着重培养在氟硅精细化学品的设计及合成、氟硅聚合物生产工艺、氟硅功能材料等相关领域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能够根据结构设计合成路线和加工工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招生对象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

1.学习方式:课程教学采用集中授课方式,可以在学校本部授课,也可以在学生数量集中的地点授课。学位论文工作一般在学员单位进行,课题应与学员目前从事的工作有关,以解决生产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选题依据。

2.学习年限:3年,因客观原因未能按期完成学业,或短期延长学习期限有望取得更好成果者,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每次申请延期时间最长为 1 年。硕士研究生的累计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 5 年,如在累计学习年限内未能完成学业,视实际情况给予结业或肄业。另外,学习成绩及科研业绩特别优异,且达到培养目标者,经导师及培养单位同意,可申请提前毕业,但学习年限不得少于2年。

五、培养方式

1.校企联合,分阶段联合培养。依托企业建立培养基地,形成学校-企业人才培养联合体。培养过程包括校内培养与企业实践培养两部分。校内培养阶段主要完成理论知识学习,企业培养阶段采取实践-学习研究-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必须累计完成不低于半年的企业实践环节才能提交学位论文,企业实践环节可采取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期间,需积极结合企业实际,完成反映化学工程领域专业技术特点的实践报告。报告需突出化工过程工程、产品工程以及技术研发等内容。 最后由实践单位给予评价(分为四等: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实践期间完成《考勤登记表》,经校内导师及所依托校外实践基地的指导导师签字,由工程实习实践单位与培养单位共同盖章。

2.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在培养过程中由培养单位的校内导师和与本专业所聘请的校外导师共同指导,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在企业期间要与学校和企业导师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报告有关专业工作情况及遇到的生产和技术问题。实行由3-5人组成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其中1人为组长。导师(组)负责研究生日常管理、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

3.鼓励培养国际化视野的研究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际工程教育人才标准接轨。鼓励有条件的导师与国外大学或研究机构联合培养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

(一)学分要求

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即专业实践)。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硕士生英语和工程伦理等。课程考核形式分考试和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考查成绩按等级制计分。

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实行学分制,应修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不低于7学分,专业学位课程不低于9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8学分(学生可以根据培养方向和课题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全校公共选修课至少1学分,实践环节6学分,必修环节1学分(要求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至少10次,文献阅读报告至少2次)。

(二)课程设置(见附表)

七、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培养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和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应结合科研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实践,建立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或联合培养工作站。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包括见习观摩、研究开发、实习等环节,其中到企业单位进行实习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半年。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工程实践单位评价及工程实践总结报告,并统一进行工程实践答辩。专业工程实践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工程实践单位评价、工程实践总结报告及答辩成绩。未通过专业实践考核的研究生,不能进入学位论文提交及答辩环节。

八、学位论文要求

除符合学校规定外,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论述严谨、数据可靠,且层次分明、文笔简洁、流畅、图标清晰,字数不少于10000字。

1.     文献阅读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需阅读文献30篇,其中外文文献20篇,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申请答辩资格确认前,需完成至少2次读书报告并上交文字材料。

2.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为阐述、审核和确定学位论文题目而举行的报告会,它是监督和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举措。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一学年的四月初完成,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选题依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行(包括研究方法、实验手段和技术路线等);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效益;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预期结果等。

3.     中期考核

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对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情况以及科研与专业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核的全面考核,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撰写学位论文阶段。中期考核一般在第二学年的四月中旬完成,考核按优秀、合格及不合格三级评定成绩。中期考核不合格者,由考核小组提议,经本人申请,导师和所在单位分管领导同意,填写《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重新参加中期考核申请表》,可在三个月内经整改后申请参加第二次考核。考核后仍不合格者,予以延期或肄业处理。

4.     论文评阅和答辩

  论文评阅实行三位校外专家双向隐名通讯评阅的方式,研究生按照评阅专家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经专家评阅通过后方可进入答辩程序。

论文答辩工作一般在第六学期的5月份进行。答辩委员会主席负责主持答辩会,论文答辩会应由答辩秘书负责记录。答辩委员会应根据硕士专业学位的标准,对答辩者的论文水平和论文质量、答辩情况等进行认真讨论、表决,作出是否同意通过论文答辩的表决。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获全体答辩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票数者方可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论文答辩通过者方可取得硕士学位。答辩未通过者,则按学校相关规定申请后续重新答辩或自动放弃答辩。

九、毕业和学位授予

凡完成全部规定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专业考核与专业实践考核成绩合格、论文答辩通过,并符合杭州师范大学学位授予相关要求者,可授予硕士学位,颁发工程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十、附则

本培养方案2019级开始执行。

附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学院名称

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实验室

专业名称及代码

化学工程

085216

研究方向

精细化工与催化技术、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加工、氟硅化学品及材料

导师组负责人

伍川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中、英文)

学时

学时

各学期安排

考核

方式

备注

9990101001

硕士生英语

Postgraduate English

3

48

3






考试

7学分

9990201007

自然辩证法概论

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1

16

1






考试

999020100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Theory and Practice

2

32

2






考试


工程伦理

Engineering ethics

1

16

1






考试

0180102004

单元操作选论(双师)

Unit Operations Selections (Double Division)

3

48

3






考试

9学分

0180102005

专业外语

Chemistry English

1

16

1






考试

0180102006

催化反应工程

Catalytic Reaction Engineering

2

32

2






考试

0180102008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

2

32

2






考试

0180102009

高校化学实验安全基础

1

16

1






考试

0180103017

有机合成工艺

Organic synthesis process

2

32

2






考查

至少8学分

0180103012

材料化学与物理

Material Chemistry and Physics

2

32

2






考查

0180103018

现代分析技术

Modern Analytical Techniques

2

32

2






考查

0180103019

化工设计概论

Introduction to Chemical Engineering Design

2

32

2






考查

0180103020

现代制药技术

Moder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2

32

2






考查

0180103021

有机硅材料合成工艺与产品应用

Synthesis Technology and Product Application of Silicone Material

2

32

2






考查

0180103022

高分子选论

Selection of Polymers

2

32

2






考查

0180103023

聚合物加工工程

Polymer Processing Engineering

2

32

2






考查

0180103024

绿色化工技术

Green Chemical Technology

2

32

2






考查

0180103010

现代功能材料

Modern Functional Materials

2

32

2






考查

0180103025

国际化工前沿

International Frontier of Industry

2

32

2






考查

0180103026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2

32

2






考查

0180103027

生物催化与转化

Biocatalysis and Biotransformation

2

32

2






考查

0180103028

化工过程强化方法与技术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of Chemical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2

32

2






考查

0180103029

化工自动化设计Chemical automation design










考查

全校公共选修课


根据学校开设的全校公共选修课自选

1

16

1







考查

至少1学分

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



0.25




考核


文献阅读报告



0.25




考核

至少2份

学术活动



0.25




考核

至少10次

社会实践



0.25




考核


实践

课程

专业实践



6







考核


学位

论文

开题报告











论文写作与答辩










总学分

要求

32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