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黄又举教授团队与南方医科大学沈折玉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小元教授展开合作,系统总结了近十年来近红外(NIR) Ag2S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在生物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该论文从NIR Ag2S量子点的合成到其在生物传感、成像以及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全方面的归纳总结,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Synthesis and bioapplications of Ag2S quantum dots with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在顶级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IF=27.398)上发表。
近红外荧光纳米材料(NIR-I: 650–950 nm,NIR-II:1000–1700 nm)是近年来在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到目前为止,有关近红外量子点探针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其波长、亮度和稳定性是决定其近红外荧光性能的三个关键因素。其中NIR Ag2S量子点因具有良好的NIR荧光、抗光漂白强、高的光转换效率、超小尺寸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已广泛用于荧光成像和光热治疗等纳米医疗领域。
近红外Ag2S量子点合成及应用及研究进展
材化学院丁彩萍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黄又举教授、南方医科大学沈折玉教授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小元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杭州师范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该论文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2005081, 51873222, 51761145021)、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及杭州师范大学启动经费(4095C5021920452, 4095C5021920467)等支持。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地址:中国·杭州·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浙ICP备01254524号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浙ICP备11056902号-1
地址:中国·杭州·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Copyright © 2025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浙ICP备11056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