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高鹏教授团队《ACS Catalysis》:揭示界面水结构在电化学炔烃半氢化反应中的神秘作用

来源 : 杭州师范大学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 : 材化学院     时间 : 2022-04-11

近日,我院高鹏教授团队叶伟博士与中国科技大学熊宇杰教授等合作,在电化学炔烃半氢化反应中取得新进展,成功揭示了界面水结构在电驱动炔烃半氢化反应中的关键作用,相关成果以“Unraveling the role of interfacial water structure in electrochemical semihydrogenation of alkynes”为题发表在ACS Catalysis (影响因子:13.08).

炔烃选择性半加氢制烯烃是制造精细化学品、高分子材料、药物和香料的重要过程。炔烃的电化学半氢化反应(ECSH)可以直接从质子溶剂(如水)中提取氢进行加氢反应,是热催化氢化的理想替代方案。如何同时实现ECSH的高活性和高选择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钯催化剂在热催化半氢化(TSH)中为了实现高的选择性,通常与过渡金属形成合金或在催化剂表面接枝有机配体,实现催化剂电子结构和/或空间效应的调控,然而这两种改性策略都是以牺牲反应活性为代价实现的。与TSH类似,ECSH通常表现出较高的烯烃选择性,如何理解在电化学过程中炔烃到烯烃的选择性转化是其中的关键。

针对上述挑战,该团队设计了具有表面等离激元效应的超薄PdFe纳米片作为催化剂,采用原位拉曼表征与理论计算相结合,成功揭示了界面水结构在电化学炔烃半氢化反应中的关键作用。该研究表明,在催化剂/电解液界面处形成的悬挂O-H水和/或三面体配位水有助于水分子的解离,从而加速后续的半加氢反应,其中三面体配位水决定了ECSH中的高烯烃选择性。同时,界面水的存在削弱了烯烃的吸附,提高了*H2C=CH–R*H3C=CH–R的能垒,从而抑制烯烃向烷烃的过度氢化。得益于界面水结构的调整,PdFe纳米片的半加氢活性和选择性同时得到提高。这项工作从界面水结构的角度为设计高效、高选择性和耐久的ECSH电催化剂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图1

我院硕士研究生朱凯丽、中国科技大学马军博士、我院陈靓博士、浙江工业大学毋芳芳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我院叶伟副教授、高鹏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熊宇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杭州师范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该课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万人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与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2c00430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地址:中国·杭州·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浙ICP备01254524号

  •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浙ICP备11056902号-1

地址:中国·杭州·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Copyright © 2025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浙ICP备11056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