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高效圆偏振发光分子材料与器件
报告人:陈传峰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时间:2023年4月23号 上午9:30-10:30
地点:仓前校区 勤园17-208
邀请人:卢华 教授
报告人简介:
陈传峰,1982-1986年:安徽师范大学,本科;1986-1989年:杭州大学,硕士;1991-1994年:南京大学,博士。1994-1998为中科院化学所博士后,1998-2001为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化学系博士后、访问学者。1996.9至今工作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先后任职副研究员(1996.10)、研究员及博士生导师(2001.6)。现为中科院分子识别与功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15年获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2022年获中科院优秀导师奖。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包括:1)基于新型大环芳烃的超分子化学;2)圆偏振发光材料及其器件;3)分子机器与智能材料;4)螺烯化学。已发表论文3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26项;撰写中文著作1本、英文著作2本;培养研究生50余名。
报告摘要:
由于在包括健康护眼、高清显示、信息加密以及3D成像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圆偏振发光材料、尤其是圆偏振电致发光(CPEL)材料研究于近年来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兴趣,成为发光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点与热点研究课题。在前期基于螺烯类分子圆偏振光致发光材料以及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的研究工作基础上,通过将手性结构与TADF基元有机结合,我们报道了首例基于手性TADF分子的高效圆偏振电致发光材料,进一步发展了手性TADF骨架发光策略、TADF敏化手性荧光分子的高效圆偏振发光策略、以及基于手性TADF聚合物的高效圆偏振发光策略等,构建了一系列新型手性TADF分子材料,并实现了其在高效圆偏振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地址:中国·杭州·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浙ICP备01254524号
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浙ICP备11056902号-1
地址:中国·杭州·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Copyright © 2025 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浙ICP备11056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