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慎论道 第一百九十二讲 刘育京教授谈“金属锂电池功能复合界面的微尺度研究”

来源 : 材化学院     作者 : 材化学院     时间 : 2023-11-22     

报告题目:金属锂电池功能复合界面的微尺度研究

报 告 人:刘育京 教授

报告人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报告时间:2023年11月23日(周四)下午2:30-3:30

报告地点:仓前校区勤园17号楼208

邀 请 人:尹守春 教授

1

个人简介:

   刘育京,浙江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竺可桢荣誉学院,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比能二次电池功能复合界面的纳米尺度结构演变规律与调控机制。以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Nat. Commun.,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Acc. Chem. Res., Adv. Funct. Mater.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共发表论文100余篇,1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13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因子42,被引用5000余次(Google Scholar)。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2021年主讲的《青年科学家“跟着总书记学思维”》之创新思维,被中宣部评为全国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2020年获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全国前五名),2019年获浙江省第十一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特等奖第一名,2023年获浙江省高校教师创新大赛新工科正高组特等奖。

报告内容:

   本报告将围绕高比能金属锂电池中功能复合界面的微观构效关系研究,针对界面功能复合结构的形成机理与演变规律等关键科学问题,从纳米尺度讨论并揭示金属锂二次电池中功能复合界面作用机制,展示敏感电池材料微观解析及调控的特色系列研究:1.建立了自组装单分子层构筑高稳定性锂阳极界面的普适性方法,首次发现长程有序分子还原电解质的界面催化作用,解决了电解质不可控分解的突出难题。2.发展了敏感高分子及金属锂界面纳米尺度可视化的表征方法,率先以实验验证了近50年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界面结构的理论预测。3.提出了功能复合结构对界面的稳定机制,获得了最高循环稳定性之一的高比能金属锂电池。